氮化硼/聚合物导热复合材料(HBP-BNNS)
颗粒大小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当使用不同粒径的h-BN片作为导热填料时,通常大粒径微片对复合材料导热系数提高更大。分别选用横向尺寸300nm,6um和20um的 h-BN片制备了硅橡胶复合材料,发现在含量40%(vol)时,对应的复合材料导热系数分别为0.851,0.945和1.101W/(m·K)。这是由于h-BN尺寸越小,相同含量下与基体之间的接触界面越多﹐存在更多界面热阻,容易造成声子散射,不利于导热性能提高。而将不同粒径h-BN微片混合使用,有利于导热网络的构筑,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当微米级h-BN(1um)和纳米级h-BN(70nm)质量比为7∶3时,复合材料导热系数提高大,在30%(wt)填料含量时可达12W/(m·K),而单独使用纳米级或微米级 h-BN时,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仅为0.4和0.5W/(m·K)。
界面改性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填料与聚合物基体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对复合材料性能有重大影响,对于导热性能同样如此。通常对h-BN进行表面改性,增强与基体的界面作用,有利于改善其在基体中的分散﹐减小界面热阻﹐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硅烷偶联剂是常用的h-BN界面改性剂。分别使用丙酮、硝酸、硫酸和硅烷偶联剂对h-BN颗粒进行表面处理,结果显示,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后制备的环氧复合材料具有高的导热系数,在填料含量57%(vol)时,复合材料导热系数为10.3W/(m·K)。使用r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BNNS表面引入了氨基,随后接枝了超支化聚芳酰胺(HBP),获得了共价改性的HBP-BNNS,如图1a所示。将未改性的BNNS,非共价改性的ODA-BNNS和共价改性的 HBPBNNS与环氧树脂混合制备复合材料,发现 HBP-BNNS在基体中的分散性**改善,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导热系数﹑玻璃化温度和弹性模量提高大。其中100℃时,5%(wt)HBP-BNNS含量的复合材料导热系数为0.329W/(m·K),而环氧树脂的导热系数为0.265W/( m·K),提高了约25%。这是由于HBP具有丰富的氨基,可与环氧树脂基体发生反应﹐从而具有界面相互作用。除了硅烷偶联剂,在h-BN表面通过聚合反应包覆聚苯乙烯(PS)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后与环氧树脂复合,对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也有提高。此外,我们课题组利用多巴胺在水/乙醇混合溶剂中室温下成功改性了hBN微片,具体过程如图1b所示。多巴胺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自聚合生成聚多巴胺包覆在微片表面,从而达到改性目的。相比大部分已有的h-BN改性方法,这种方法更为绿色温和。由于聚多巴胺含有丰富的酚羟基和氨基等极性基团,在水中和聚乙烯醇基体中的分散性得到**改善,减少了团聚,改性后的微片制备的复合材料导热系数明显高于未改性微片制备的复合材料。
取向结构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制备高导热性能的复合材料,关键在于构筑良好的导热通路。由于h-BN具有**的各向异性,其面内导热系数远高于面外,而常规共混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中, h-BN杂乱排列,往往无法充分利用其面内高导热性,导致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并不**理想。目前﹐研究人员已试图利用各种方法使h-BN 在聚合物基体中取向,从而在取向方向上获得高导热系数。由于h-BN**的二维片状结构﹐因此沿水平方向(xy面)取向较为容易,目前已有多种方法可以实现。在异丙醇中超声剥离获得了厚度小于10nm的BNNS,与 PVA复合获得了导热复合薄膜。利用PVA的可拉伸性,通过拉伸使BNNS在基体中沿水平方向取向,从而**提高了复合膜的面内导热性能。当BNNS含量为15%(vol)时,经3倍拉伸后复合膜面内导热系数高达13W/(m·K)。利用双辐轧机通过振荡剪切作用制备了具有水平取向结构的BNNS/橡胶弹性体复合膜。具有取向结构的复合膜面内导热系数明显高于未取向的复合膜,并且其导热系数可以通过拉伸进一步提高。通过减压抽滤方法获得了仿贝壳结构BNNS/PVA层状复合膜﹐当PVA含量为6%(wt)时,复合膜面内导热系数高值达到6.9W/(m·K)。对 h-BN进行表面改性后﹐利用刮涂法也可制备水平取向h-BN/PVA复合膜﹐在取向方向上获得高导热系数。
西安齐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可以提供以下二维纳米材料:Mxene、过渡金属碳化物和氮化物(MXenes)、MAX相陶瓷材料、石墨烯、石墨炔、拓扑绝缘体、过渡族金属硫化物(TMDs)、六角氮化硼(h-BN)、磷烯、锑烯、铋烯 智能黑磷水凝胶纳米医药载体、钙钛矿二维材料、二硫化钼(MoS2)、二硫化钨(WS2)、黑磷纳米材料、C3N4纳米片、二维锗烯量子点、酞菁纳米片、卟啉纳米片、碳纳米管定制。
齐岳供应定制产品:
不同粒径氮化硼填充环氧树脂/玻璃纤维绝缘导热复合材料
氮化硼球形纳米粒子
石英纤维表面氮化硼涂层
氮化硼氧化锆复合材料
立方氮化硼聚晶材料
氮化硼粒子增强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
气相沉积立方氮化硼薄膜
锆刚玉莫来石—氮化硼系复合材料
控制自发成核生长大颗粒立方氮化硼晶体
纤锌矿型氮化硼
氮化硼基复合陶瓷
氮化硼-硅橡胶复合导热材料
爆轰波直接合成致密相氮化硼
氮化铝-氮化硼复合陶瓷
Ni-P-SiC包覆立方氮化硼
Si3N4-Ni系结合剂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
立方氮化硼表面镀Ti(cBN)
**氮化硼/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氮化硼陶瓷纤维
氮化硼包裹的立方氧化锆纳米颗粒
氮化硼包裹的氧化铪纳米线
六方氮化硼包裹钴镍合金材料
六方氮化硼包裹纳米铜颗粒
氮化硼包裹石墨烯
铝-玻璃涂覆立方氮化硼
立方氮化硼(cBN)表面包裹SiO2
钴/六方氮化硼复合核壳结构
Co/h-BN,Ni/h-BN,Cu/h-BN复合材料
超薄壳层氮化硼纳米空心球
BNFe/环氧树脂磁场取向复合材料
刚石表面涂覆玻璃涂覆立方氮化硼镀钛复合结构
纳米碳包裹氮化硼复合粉体
石墨烯/氮化硼三维结构协同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
铜纳米颗粒/六方氮化硼核壳结构
基于磨粒团簇和石墨烯的多孔立方氮化硼
氮化硼金属纳米复合材料
聚丙烯/氮化硼导热复合材料
含氮化硼/多相变点微胶囊导热硅脂
聚苯乙烯/氮化硼绝缘导热复合材料
塞隆SiAlON/立方氮化硼cBN陶瓷复合材料
铁颗粒周期性填充的竹节状氮化硼纳米管
纳米氮化硼(BN)包覆的Al2O3复合粉
铜纳米线填充氮化硼纳米管
氮化硼修饰导热复合材料和碳纤维氮化硼涂层
六方氮化硼修饰石墨化氮化碳复合光催化剂
六方氮化硼(h-BN)修饰玻碳电极(GCE-BN)
聚多巴胺修饰六方氮化硼
低维氮化硼纳米材料
氮化硼/聚酰亚胺薄膜
贻贝仿生修饰氮化硼/石墨烯微片环氧导热绝缘材料
氮化硼接枝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绝缘材料
六方氮化硼微约束丙烯酸酯胶乳纳米复合材料
垂直取向氮化硼/高聚物绝缘导热材料
超临界CO2辅助功能化修饰氮化硼
过渡金属掺杂的扶手椅型氮化硼纳米带
多巴胺修饰氮化硼
改性氮化硼纳米片
纳米金刚石修饰氮化硼高柔性高导热复合薄膜
高导热聚多巴胺修饰氮化硼/聚酰亚胺复合材料(BN@PDA/PI)
抗击穿型环氧树脂-氮化硼复合材料
银纳米粒子修饰六方氮化硼/芳纶纳米纤维导热复合材料
金属铝包覆立方氮化硼
表儿茶素修饰氮化硼
氯化银修饰氮化硼复合光催化剂
功能化纳米片氮化硼/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石墨相氮化硼纳米圆片
立方氮化硼粉体的表面改性修饰
水溶性六方氮化硼纳米片(BNNS)
多巴胺修饰的氮化硼/环氧树脂导热复合材料
茶多酚修饰氮化硼纳米片分散液
zl 04.13